农村法事:农村的葬礼习俗到底算不算陋习?
我认为在农村那一整套的葬礼流程应该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不应该算是陋习农村法事。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农村的葬礼繁琐,但是却很有讲究。
例如,首先是人去世后要入殓,入殓的时候要在死者的两袖中放入“打狗饼”,也就是一种小饼干,饼干的数量是按照死者的年龄放的农村法事。再就是将死者的棺材抬入灵堂,灵堂是坐北朝南的,在择出出殡日子的这段时间里,棺材里需要放入冷冻剂以防止尸身的腐坏。再然后就是出殡前一天的傍晚需要举行“跪灵”仪式,前来吊唁的亲朋要根据亲戚关系的远近亲疏依次吊唁,再由所有人一起烧纸,所有跪着的人就可以鞠躬离开了。在晚上的时候要“叫夜”,需要鼓匠,也就是唢呐,大鼓,笙组成的乐队随从转村子一周,每到一家人门前都要烧纸,已尽哀思,还要去庙上烧纸。
最后是第二天正式的出殡农村法事。早上要开棺,最后一面道别。此时把“汽车”——准备好的用彩纸,塑料纸做成各式各样的纸火烧掉。目的就是让死者坐车去下面。出殡的路上一直是由长子或长孙抱着灵牌,所有的孝子们拉着出殡的车辆直到达“坟地”。此时就需要将已经打好一半的墓地再次深入打到棺材可以放进去的尺寸。棺材放进去后所有的土都埋好之后,所有孝子要抄扰墓地边萨黄土。顺时针转上三圈之后再逆时针转三圈,以尽哀思。
农村的葬礼总体上还是以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亲情为核心,以尽最后一份哀思为目的,让亲人最后一次近距离接触死者的农村法事。在农村,这一葬礼习俗也体现了儿女们的孝心,
版权声明:文中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