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帝王使用道家的方式去治理天下呢?:道家真人
自西周平王东迁之后,波澜壮阔的春秋战国时代,便拉开了序幕道家真人。此时,周天子式微,礼乐崩坏,原有的统治模式濒于崩溃。对于接下来走向何方,大家众说纷纭,在诸侯的推动下,成就了享誉后世的“百家争鸣”之景象。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兵家、法家、道家、儒家等等,影响华夏的思想开始出现道家真人。只不过,在之后的岁月中,儒家成为了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其他几个也拥有大量的拥趸。
可是,曾经与其他思想争奇斗艳的道家却并未获得统治者的青睐,几乎没有哪位皇帝以道家思想治理王朝道家真人。之所以会这样,与秦国统一天下有很大的关系。
正常来说,大一统王朝与使用道家治理天下似乎并无直接关系,然而,正是因为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才使得道家思想难以被统治者接纳,最终,只能被束之高阁道家真人。毕竟,与道家思想相比,儒家更能适应辽阔疆域的治理。
从秦国统一天下并继续使用郡县制开始,华夏大地便有了大一统的追求道家真人。基本上每位有追求的帝王都渴望实现天下一统、海内归一,成就自己的赫赫威名。只是,在实现统一之后,如何治理庞大的王朝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最大难题。
毕竟,古人在交通工具的限制下,难以实现消息的快速传递道家真人。因此,在设置治理机构和文官集团组建之前,实现高效的管理成为了基础。这就要求文官们需要有高度统一的思想认识,一旦皇帝有诏令下达,下面人员可以立即领悟并认真执行。
这是治理庞大王朝的最基本的要求,若不能实现文官的思想统一,王朝很快便濒于倾覆道家真人。在这个方面,道家恰恰难以满足这一要求,即使,其思想对王朝治理有非常巨大的帮助,可,若连王朝的统一都难以保证,使用道家思想治理王朝又有何意义呢。
展开全文
在道家的思想要求中,王朝统治者及其官僚机构要遵循“道法自然”、清净无为道家真人。如此做法,极易让本应高效运转的统治机构失去其效能,尤其是远离皇帝统治中心的地区,没有了官僚机构的震慑,很快便会滋生自立想法。
原因也简单,对于封建社会来说,其整个社会经济基本以小农经济为主道家真人。这一基本的模式衍生出来的成果便是:只需要极小的地域,便可以自给自足,在这一模式中,其实并无皇帝存在的必要。
毕竟,有了皇帝还得纳税服苦役,平常却并无太大的作用道家真人。一旦,统治者采纳道家思想,归于一统的王朝很快便会因自身威严的衰落而岌岌可危。而大一统王朝又是大家所极力追求实现的目标,因此,王朝统治者不会使用可能威胁这一目标的统治思想。
不过,没有了统治者的使用,也就没有了王朝安危的负担,轻装的道家思想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道家真人。并经过演变,形成了华夏道教的源头,最终,在另一个方面影响了华夏千年的历史进程。
感谢各位的关注支持,欢迎点赞、评论与转发道家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