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龙虎山上寻龙虎,正一观前正衣冠
转载自 采熠 龙虎山道教
(本文为道友投稿)
“铁鞋踏破几山行,惟此山行越样清正一。顾我尘中一簪绂,任他世上几公卿。”
岁在庚子,丁亥之冬——我和表哥共赴道教正一派的祖庭龙虎山正一。龙虎山为丹霞地貌,钟灵毓秀,鸾翔凤集。沿阶而上,只见山中的涧水清澄,傍石边立的晚菊香沁入脾。远处的山峦层递而进,勾勒的线条此起彼伏,在天际中渐隐渐现。
不一会行至泸溪河,策动木筏顺流而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正一。近看泸溪河明澈见底,环视河岸两旁巨石林立,略显古旧的道观旁侧可见若干深坑。尔后一路漂流,极目远望,山色一片雾蒙,浮天水送,似要乘槎入天河。
漂流至泸溪河段我们便下了木筏,直奔正一观正一。正一观为天师张道陵炼丹之处,道士吴筠曾在《龙虎山》一诗言:“道士身披鱼鬣衣,向日忽向青天飞。龙虎山中好明月,玉殿珠楼空翠微。”
正一观整个建筑灰瓦朱墙,重檐丹楹,彤壁琉璃,古朴厚重正一。观内清气氤氲,仙骨傲然。我和表哥跟随身旁道士的讲解徐步而入,入正殿后一同敬拜天师。
此后见一道人桌上放有一本相书,便向前请教一些关于道教和相术的事情正一。
道人普及了一些道教常识,我提问:是否仅从面相就能看完整个人一生的穷通兴衰正一。古拙道人那古井般波澜不惊的脸庞微笑道:“相由心生,境由心造。相是你内涵的外延,心变相亦变,心动相亦动。”
我听完若有所思,再问:“那知晓相术的意义就在于时刻观察自己的运势吗?”古拙道人道:“通晓相术的人无需时刻观察面相,相面在于修心,相是内在修为的外在体现正一。”在此以后我便不再追问,辞别道人后便出了正一观。
出正一观后近酉正,我静立松前,冷雾迷衫,斜阳若影,夕夕照照,垂虹垂暮正一。放眼津渡,有一笠翁,形体清瘦,气度隽秀,纵一苇于白茫江面,水光接天,似与天地融为一体。我此刻环顾群山,浮现的龙虎呈盘蛰状,金阳于山后隐逸,一派祥和。
我闭眼思忖放空灵魂,任凭神游太虚,穿梭自如之际突至空灵之境,寻得浩然之气充盈形体,这股清气正我意念,昭昭我心正一。尔后一股微微的喜悦在心中持续释放,我悠然地歆享着这一刻的精进。
身体的寒颤点醒了我,抬头一望此时天色已黑,夜晚的龙虎山格外静谧,点点星光愈暗愈明,似盏盏小灯缀于道观群正一。天上弯月涌入上清河,波面亦有着微光闪现,此金白水清,人间至景矣!我和表哥说再游觅一下龙虎山的至美夜景,莫要辜负了眼前这星月夜。
戌初我们夕食过后便回房休息,在房间再回想这一天的际遇,娓道间时分近亥初正一。望向外面,忆得宋朝诗人徐玑一首《亥月》——“亥月霜澄霁,幽窗晚更明。文书随意阅,兰菊与心清。洗砚须池暖,燃香得火轻。”是夜,拥星月而眠。
——于壬寅年仲春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