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女怕午时生,男怕子夜临,男女出生时的忌讳,有什么道理?:超度忌讳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古代人们对自己的生辰八字是非常看重的超度忌讳。在当时的人看来,一个人的生辰八字甚至可以决定此人一生的祸福,以及他的前途和命运。正是基于古人对生辰八字的看重,我国古代衍生出了这样一句俗语,叫做:“女怕午时生,男怕子夜临。”那这句话到底有何含义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我看来这句话之所以会流传千年,自然是与古人所推崇的封建迷信分不开的超度忌讳。众所周知,在清朝以前我国都是通过天干地支的方法来计算时间的。而天干地支的计时方法中所说的午时则大概相当于现如今北京时间的中午11点到下午一点。子夜则是相当于北京时间的午夜11点到凌晨一点。也就是说在我国古代女孩子忌讳在中午11点到下午一点出生,男孩子忌讳在晚上11点至凌晨一点出生。
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超度忌讳。毕竟在那个医疗卫生条件十分落后的时代,妇女分娩的时间是完全无法控制的。我们怎么能通过一个孩子出生的时辰,而盲目推测他的前途和命运呢?并且我始终相信人定胜天,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后天不愿意付出加油的话,那即使出生在一个非常好的时辰也未必就能得到一个完美的将来。而那些八字不好的孩子,也未必不能通过自己的加油而改变命运,所以,"女怕午时生,男怕子夜临。"
展开全文
其次我们再从哲学方面来看,在我国古代人们最为推崇的就是“阴阳五行学说”超度忌讳。从哲学概念上来看,这一学说便相当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该学说认为当时的世界主要由阴阳两种气,和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男子为阳女子为阴,阴阳调和方为正道。对应天干地支的计时方法来看,午时为一天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子时则是一天之中阴气最盛的时候。这样一来,在这两个时辰出生的男女主自然是违背了当时备受推崇的阴阳调和的理念。所以,我国古代为何会出现这样一句俗语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并且在那个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现时代,很多现象人们都无法用科学的方法解释超度忌讳。遇上诸如孕妇难产,又或者婴儿出生后身体孱弱的现象。人们无法找到根本原因,就会下意识地在孩子的生辰八字上做文章。久而久之,这样的俗语自然也就流传开了。更何况就现如今的科技水平来说,这样的说法也是相当滑稽的。毕竟凭借现如今的医疗水平,想要控制孩子的出生时辰已经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既然生辰八字都可以人为控制了,那它的可信度不就大大降低了吗?或许祖先们之所以会流传出这样的俗语,只不过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孩子未来的美好期许超度忌讳。可流传千年之后这句俗语却渐渐变了味道,尽管如此,我们却不能以现代的眼光来“批判”这句俗语,现今我们并不需要过多理会。生孩子更需要注意的是安不安全,而不是所谓的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