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巷子里,走出过一位官至丞相、封魏国公的“三朝元老”...:泉州市道教
泉州老城区承载着泉州千年的文化底蕴,每一条小街、每一条古巷、每一幢红砖古厝,都藏着故事,讲得出典故泉州市道教。
这些看似平凡的古街弄巷,留下了大批历史名人的足迹,其中不少有口皆碑的清官廉吏、乡贤名宦,流传着一个个清正廉洁、勤政爱民、执政为民的历史文化故事泉州市道教。
而三朝巷,便将先贤廉洁清风的事迹镌刻在古城悠久的历史文脉中泉州市道教。
01
巷名由来
三朝巷位于鲤城区开元寺紫云屏南面,北接象峰巷,南抵古榕巷,长约250米泉州市道教。在泉州古城的铺境制中,属于西隅三朝铺三朝境。
五代时期的晋江王留从效(906年962年,字元笵,泉州永春人)曾下令环城遍植刺桐树,于是泉州有了“刺桐城”的雅称,而留从效的六世孙留正(1129年1206年,字仲至,泉州永春人),在南宋历经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官至丞相,封魏国公,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 南宋时有一座为他而立的“三朝元老”牌坊在三朝铺,就在此巷附近,于是牌坊附近的这条巷子,就顺理成章被称为“三朝巷”泉州市道教。
展开全文
02
巷内寻清风
说起泉州的古称刺桐城,不得不提到一位在古城城市建设、海丝文化上贡献至伟的历史人物,那就是“子城环植刺桐”的五代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泉州市道教。
留从效源出永春留安留氏,自唐朝入闽,千百年来,留氏以忠孝为先,贵名节、重家声,世代簪笏相绳、贤达辈出泉州市道教。翻阅留氏千年家族史, 扑面而来的是数百年锤炼而就的铮铮气节和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汹涌澎湃。
?留从效画像泉州市道教。/图源:泉州网
留从效出身寒微,深知民疾苦, 他治理泉州十七年,专以勤俭养民为本,深得泉州百姓爱戴泉州市道教。他平日常穿布衣,置公服于中门之侧,外出视事,才穿上。每对人言:“我平素贫贱,不可忘本也。”
而留从效六世孙留正,从政四十余年,清正廉明,直言敢谏,“谨法度、惜名器,毫发不可干以私”,善举贤才,孝宗称其“纯诚可托”,“真宰相也”,是为南宋一位贤相泉州市道教。他为官清正,简朴廉明,从四川制置使兼成都知府离任时,行装只有书籍几篓,时人皆叹服。
旧时,泉州西街一带有为留正立的“三朝元老坊”,坊虽湮没,坊址所在的巷子仍被称为“三朝巷”,用以纪念这位三朝元老泉州市道教。
03
巷内故事多
林举人宅:老院断壁举人第
三朝巷38号,这户人家祖上姓吴,后来入赘一位林姓女婿,而这位林姓女婿读书用功,后来中了举人, 这里也就成了举人第,在院内还有当年举人功名旗杆的旗杆石留存泉州市道教。
老宅内已经修了楼房,当年老厝的墙面却保留了下来,三面连接一起的墙面,选用了三种不同的闽南传统风格,外面一堵有着出砖入石风格的墙,中间是烟炙砖墙,后面是夯土墙,非常有特色泉州市道教。
三朝境庙:寻常人家三朝宫
泉州的古境之中皆有境庙,与其他古境不同,三朝巷的境庙不在巷中,而藏于民宅之中,这里面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泉州市道教。
三朝巷中可以看到一个路标,上面写有“李仙公、境主公、三朝9号”的字样,按图索骥,可以来到9号卢来法先生的家,在他的楼房旁边, 特意建了一个屋子来供奉境主,屋前有一座一层楼高的焚香炉,屋顶还修了一个彩绘“双龙”雕塑,这个藏于民居内的屋子,俨然已经是一座境庙,打理得韵味十足泉州市道教。
据介绍,境庙三朝宫自古位于三朝巷南段,几十年前,三朝宫被拆,场地改办朝阳小学,今建为鲤中宿舍楼泉州市道教。
? 境庙室内供奉多位神祇,这也是多元化的传统民俗之一泉州市道教。
三朝宫被拆之后,玄天上帝像无处安身,卢来法便将玄天上帝像请回家中供奉,境庙可以被拆,可民俗却顽强延续,起初他只是自己在家供奉,后来附近乡邻听闻后,也纷纷前来供奉,时间长了,大家通过捐款的方式共同修建起了这座境庙,至今门前墙壁上,还留有当时的捐款芳名录泉州市道教。
? 门前一侧设有专门的焚香炉泉州市道教。
三朝老茶:老店新茶远近客
三朝巷44号,是一家老字号茶店泉州市道教。
? 有趣的是,门前的对联还采用了古老的合体字写法,“招财进宝”“岁岁平安”等字合成了一个没有读音的字,这种字体可追溯到先秦官方,后来作为符文在道教中被广泛使用,再后来成了民间祈福的字体泉州市道教。
老板彭育才回忆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父亲彭都移就在乡下收购土特产在这里批发销售,后来专门做茶叶生意,当时在泉州经营茶叶的店还比较少,他们从安溪购来上好的铁观音,用批发销售的理念来经营,因为茶叶品质好,价格又十分优惠,很快就受到了远近居民的欢迎,除了平常的回头客外,如今来泉州旅游、居住在附近民宿的外地游客,也常慕名前来店中挑选茶叶泉州市道教。
04
巷内拾遗
在三朝巷东侧,林举人第隔壁,现在有一片空地,这里曾是泉州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放映礼堂所在地泉州市道教。
?以前电影拷贝到泉州后的第一站,就是送到这个放映礼堂来放映泉州市道教。
?这是拆除前的泉州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大门泉州市道教。(杨茂盛/供图)
巷内一户人家门楣上写着“芳草正茂”,显得充满生机泉州市道教。
由于历史变迁,位于古城中心地带的三朝巷,虽然许多历史遗迹已不复再见,可老泉州的味道,在三朝巷的烟火人间中,仍然顽强地保留了下来泉州市道教。
文旅清风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古城的老街旧巷,四处是唐宋风韵、风格独特的闽南建筑,这些古老建筑承载了泉州千年的文化,深藏着灿若繁星的历史名人故事泉州市道教。其中,不少历史名人同时也是当时有口皆碑的清官廉吏。
泉州文旅集团纪委(监察专员办)精心打造“文旅清风”栏目,介绍泉州历史上的清官廉吏,推出发生在泉州古城街巷的清廉故事,与大家共同领略世遗泉州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泉州市道教。
编辑 | none
摄影 | 小杨
审核 | 柠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