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屈家岭遗址保护条例》获批:荆门市道教
湖北日报讯 (记者王婧、祝华、通讯员许洋)9月29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报批法规《荆门市屈家岭遗址保护条例》,将于公布之日起60日后施行荆门市道教。这是我省首个史前文化遗址保护地方性法规,开创全国地方立法鼓励海外统一战线工作基地创建、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先河。
屈家岭遗址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最早发现、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是中国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海峡两岸考古文化交流基地荆门市道教。
条例规定,鼓励利用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屈家岭遗址博物馆等场所和设施,创建海外统一战线工作基地,对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华侨、侨眷开展文化交流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荆门市道教。
此前,荆门市委统战部组织召开首次立法协商座谈会时,就有代表提出该建议荆门市道教。
将鼓励利用某一大型遗址创建海外统一战线工作基地写入法规案,在全国地方立法中尚无先例荆门市道教。为论证其是否可行,荆门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武汉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10多位专家,对条例草案的合法性、可行性进行表决前评估论证。
论证中,立法协商会的建议成果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和赞赏荆门市道教。荆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立即向市委汇报请示,市委常委会经过充分讨论,同意条例文本的制度安排。
8月23日,荆门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全票通过该条例,依规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荆门市道教。
“从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去展开顶层设计,挖掘丰富的统战资源,有利于持续激活屈家岭文化的生命力,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多维凝聚侨心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荆门市道教。”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学院院长李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