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穆宗朱载坖在位六年,沉迷媚药,为何史书对他的评价却极高?:新营市道教
明穆宗当了6年皇帝新营市道教,沉迷媚药,经常和妃子在床上厮混, 36岁就不明不白死在了女色上,可因为2件事,史学家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太平天子,是个好皇帝!
明穆宗朱载坖,明朝的第12位皇帝新营市道教。
他的父亲朱厚熜,就是传言中那个拿宫女当炼丹药引子、差点被勒死的嘉靖皇帝新营市道教。
他的儿子朱翊钧,就是几十年不上朝、迷信道教的万历皇帝新营市道教。
和父亲、儿子相比,明穆宗朱载坖就有些默默无闻了新营市道教。
他当了6年皇帝,沉迷媚药,最爱和妃子在床上厮混,几次因为玩得太过火下不了床,上朝时双手打颤新营市道教。
36岁那年,他不明不白死在了女色上,却因为人生履历上几笔不为人知的辉煌,得到了史学家的一致好评新营市道教。
为什么史学界对明穆宗朱载坖高度评价新营市道教?
展开全文
在解释这件事之前,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明穆宗朱载坖到底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新营市道教。
登基称帝新营市道教,全靠运气的明穆宗朱载坖
朱载坖的父亲,是有名的嘉靖皇帝朱厚熜新营市道教。
朱厚熜一共有8个儿子,可儿子的存活率却不高,有5个孩子都是不到1岁就夭折了新营市道教。
幸运存活的3位皇子,分别是:二皇子朱载壡、三皇子朱载坖、四皇子朱载圳新营市道教。
这三位皇子,都是庶出新营市道教。
公元1539年,32岁的嘉靖皇帝,开始琢磨皇位候选人的事情新营市道教。
明朝的皇位更迭,很温和,完全不像清朝那样你死我活新营市道教。
这一年,老二朱载壡3岁,老三朱载坖2岁,老四朱载圳1岁新营市道教。
嘉靖皇帝没多想,直接按照长幼次序,将老二册立为太子,老三册立为裕王,老四册立为景王新营市道教。
就这样,2岁的朱载坖成了王爷新营市道教。
年纪太小,他不可能想着去抢夺皇位新营市道教。
朱载坖的母亲是杜康妃,却并不受嘉靖皇帝喜爱,经常自怨自艾新营市道教。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朱载坖的性格也越来越内向,不爱说话,成了一个“闷葫芦”,也越来越不受父皇的待见新营市道教。
公元1549年,13岁的朱载壡因病去世,储君之位空悬新营市道教。
按照长幼次序新营市道教,太子之位该轮到老三朱载坖了吧?
可是,嘉靖皇帝不喜欢这个“闷葫芦”,加上,此时的嘉靖皇帝,已经开始迷信道教之说了新营市道教。
当时,道教有个说法,叫做“二龙不相见”,即,两位真龙天子,不应该经常见面,否则就会灾祸临头新营市道教。
这“二龙”,其一就是嘉靖皇帝,另外一个自然是理应登上太子之位的朱载坖新营市道教。
嘉靖思来想去,觉得不行,不能让儿子们影响自己的仙寿新营市道教。
于是,他直接把仅存的两个儿子都弄出了宫,让他们在宫外住着,离自己远一点新营市道教。
都被赶出去住,看似很公平,可事嘉靖并没有一碗水端平新营市道教。
他经常去找老四朱载圳,还带着他出门打猎,却总是对老三朱载坖避而不见新营市道教。朝中人纷纷猜测:看嘉靖这个喜好,怕是老四要当太子了。
1560年,有大臣上奏,请嘉靖尽快立储新营市道教。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臣的上奏一点毛病都没有,可嘉靖却大发雷霆,直接把人家给砍了新营市道教。
一时之间,朝堂上的议论就更加严重了新营市道教。
就在这时候,嘉靖又干了一件事情:让老四朱载圳出居安陆新营市道教。
按照当初“二龙不相见”的说法新营市道教,单独让老四再住远一点,怕不是要让老四当太子了?
不过,这种猜测还没来及证实,朱载圳就又去世了新营市道教。
于是乎,朱载坖成了唯一一个活着的皇子新营市道教。
这下,不管嘉靖皇帝乐不乐意,朱载坖都是唯一的皇位继承人了新营市道教。
以上,就是朱载坖的登基称帝之路新营市道教。
战战兢兢、小心精谨慎的他,靠着“没那么短命”的运气当上了皇帝新营市道教。
1566年十二月,朱载坖继位,成为明朝的第十二个皇帝新营市道教。
对于他来说,皇位来得不容易,需要熬死七个兄弟;可皇位也来得容易,他的兄弟们都很短命,只要他不争不抢,好好活着,就顺理成章坐到了九五至尊的位置上新营市道教。
童年缺爱的孩子,长大后,总会有一些超乎常人的怪癖新营市道教。
当上皇帝的朱载坖,倒是没有和父亲一样喜欢炼丹、喜欢道教、追求长生不老,可他却疯狂纵欲、沉迷美色新营市道教。
可年少不懂得节制,年岁再大一些,总容易精力不济新营市道教。
为了让自己更加兴奋,朱载坖开始沉迷媚药,让自己在床榻之上,精力加倍新营市道教。
可这么玩下去,很快,年轻的朱载坖就把自己的身子玩坏了新营市道教。
他经常在上朝的时候,头晕目眩、双手打颤新营市道教。
《国榷·卷65》:“陛下清心寡欲,渐不如初新营市道教。今为鳌山之乐,必纵欲,必耽声色。皓齿娥眉,伐性之斧;甘脆肥脓,腐肠之药。倘不亟戒,万一起居失调,悔将奚及!”
朝臣们都劝他,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要沉迷低级乐趣新营市道教。
可朱载坖根本不听,越来越过分,有一次,他直接“休养”了2个月没上朝新营市道教。
铁打的身体都经不住这么玩,更何况朱载坖还是炼丹皇帝嘉靖的儿子新营市道教。
嘉靖的儿子们都不长寿,夭折率高,想必和他沉迷丹药,把身体搞虚有关新营市道教。
朱载坖虽然幸运地活到了最后,可身体底子肯定不好新营市道教。
果不其然,纵欲了6年不到,明穆宗朱载坖结束了他的一生,年仅36岁新营市道教。
按理说,这样荒唐的帝王,应该得不到什么好评价才对新营市道教。
可史学界对明穆宗朱载坖的评价,却出奇地好新营市道教。
史书上是这么记载朱载坖的:
“端拱寡营,躬行俭约新营市道教。”(取自《明史》)
“承之以宽厚,躬修玄默,不降阶序而运天下,务在属任大臣,引大体,不烦苛,无为自化,好静自正,故六年之间,海内翕然,称太平天子云新营市道教。”(取自《明穆宗实录》)
为了验证事情的真伪,我还特意多翻了几本,不过,无论是当时写的史书,还是隔代写的史书,明穆宗的形象都特别好,史官们对他都大加夸赞新营市道教。
那么,问题来了新营市道教。
明穆宗何德何能新营市道教,能让嘴巴刁钻的史官们,忽略他的荒唐纵欲,给出如此高的评价?
我特意翻查了史书,发现了端倪新营市道教。
我们一起来看看和明穆宗有关的这2件事,或许你就明白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新营市道教。
第一件:隆庆开海新营市道教。
明朝倭寇盛行新营市道教,朱元璋一上来就颁布了禁海令,诏令:
“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新营市道教。”(取自《明太祖实录》)
到了朱棣时期新营市道教,虽有郑和下西洋这样的官方活动,可在民间海外贸易依旧被禁止:
“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新营市道教。”(取自《明成祖实录》)
禁海的本意是防止倭寇骚扰,可后来,明朝的官员们发现,就算本国商民不进行海外贸易,倭寇也依然不消停,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新营市道教。
到嘉靖皇帝时期,倭乱再次发生,朝廷关于“禁海”的问题,再一次被朝臣们热议新营市道教。
河流涨水,要防止它淹没周围村庄,最好的办法不是堵,而是疏新营市道教。
治理沿海倭寇也是如此,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新营市道教。
很多时候,是倭寇还是商人?都在朝廷政策的一念之间新营市道教。
明穆宗继位不到一个月,就直接批准了市舶贸易,把原来的走私商贩转化为合法商人,即所谓的“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新营市道教。
自此,原来的海禁政策,出现了松动,只要你遵守朝廷惯例,那么就可以合法合规地进行海外贸易新营市道教。
这件事,史称“隆庆开海”新营市道教。
这是非常伟大的一项决策新营市道教。
开海之后,光月港一个地方,每年就能赚取数十万岁币新营市道教。而此前,明朝的经济已经疲敝,如今,在明穆宗的政令下,又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明朝的丝织品、瓷器、茶叶,开始大批量流向国外,而外国的白银,则哗哗地进入明朝国库新营市道教。
根据后来的统计,万历元年(1573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72年间,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有三分之一全部涌入了中国,保守估计约3.53 亿两(实际可能达到5亿两)新营市道教。
曾经的倭寇之乱,也因为开海从根上被清除新营市道教。
毕竟新营市道教,能得到正经营生,靠海外贸易赚钱,谁又愿意当贼寇呢?
第二件:俺答封贡新营市道教。
俺答是蒙古一族的土默特万户领主,是明蒙关系的关键人物新营市道教。
从明朝初年开始,蒙古人就经常骚然明朝边境,为了换取边境和平,明廷就不断招徕蒙古人,又给钱又开贸易,只要他们愿意臣服新营市道教。
很长一段时间,蒙古和明朝,都是处在半朝贡、半拉锯战的状态新营市道教。
可这件事有个问题新营市道教。
老朱家一向奉行“天子守国门”新营市道教,怎么可能容忍蒙古人越来越过分?
到后来,明朝皇帝就直接断了朝贡,不再给蒙古人钱,也不允许他们贸易新营市道教。
这一次,蒙古人急眼了新营市道教。
从1504年开始,蒙古首领开始疯狂向明朝请求重新通贡新营市道教。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蒙古人都在为此做加油新营市道教。
到嘉靖皇帝时期,蒙古首领俺答一边进犯明朝,一边派人示好新营市道教。
嘉靖皇帝很头疼新营市道教。
派兵镇压?打不绝,甚至都不赢,明军只能守着自己的边境新营市道教。
同意他们的朝贡?心里又一万个不服气,区区蛮夷之人,凭什么逼着我,让我同意你的臣服新营市道教。
于是,俺答三番四次派使者示好,嘉靖皇帝都果断拒绝新营市道教。
因为嘉靖不同意接受他们的朝贡,边境战争也从未休止,边境的百姓基本上都生活在刀光剑影的阴影下新营市道教。
明穆宗继位后,这个情况得到了本质上的改善新营市道教。
和父亲嘉靖皇帝不同,明穆宗从小缺爱,也没什么民族偏见,他比较认同“华夷为一家”,因此,只要有机会解决边境问题,他也不介意接受蒙古人的朝贡新营市道教。
《明穆宗实录》:朕惟天地以好生为德,自古圣帝明王代天理物,莫不上体天心,下从民欲,包含遍复,视华夷为一家,恒欲其并生并存于宇内也新营市道教。
这一年,俺答的孙子那吉,喜欢上了姑母的女儿三娘子新营市道教。
不久,那吉就和三娘子结为夫妻新营市道教。
可没想到的是,俺答也看上了三娘子,还没等俺答出手,三娘子就投入了首领俺答的怀抱新营市道教。
孙子那吉大受打击,直接跑到了明朝大同巡抚那里,嚷嚷着要投诚新营市道教。
那吉是俺答从小疼到大的孙子,这一跑,俺答就慌了神,迅速带兵准备营救新营市道教。
客观来看,这本来是一场蒙古贵族内部的家事,可明穆宗却表示:可以抓住机会,让蒙古和明朝何谈新营市道教。
明朝提出的条件是:需要把汉奸赵全等人的性命奉上,并且主动向明朝臣服,两边开始贸易往来新营市道教。
汉奸赵全,是帮助俺答进犯大明的主要助力新营市道教。
可如果俺答和大明友好贸易,那么,赵权的存在也就没有意义新营市道教。
俺答一听新营市道教,天上掉馅饼啊!
于是,他直接同意了这个要求新营市道教。
“我不为乱,乱由全等新营市道教。今吾孙降汉,是天遣之合也。天子幸封我为王,永长北方,诸部孰敢为患……彼受朝廷厚恩,岂敢负耶?”(取自《明史·王祟古传》)
这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以非军事的方式,顺利解决边境问题的案例新营市道教。
对于俺答来说,有了贸易,蒙古人可以来大明朝交换物资,补给游牧经济的不足新营市道教。
对于明朝来说,边境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路,江山也更加稳固,每年节省数百万军费,各取所需新营市道教。
也算是个不错的和谈新营市道教。
以上,两件事,是我从史书中找到的,足以让明穆宗扬名的事件新营市道教。
而明穆宗之所以能干成上述2件事,主要是因为他父亲嘉靖,完全是两种人新营市道教。
嘉靖皇帝“亲小人远贤臣”,明穆宗“亲贤臣远小人”新营市道教。
自从明穆宗登基称帝,他就大力限制道教,还把原来父亲提拔起来的道士王今、刘文斌等逮捕,下狱处死新营市道教。
他还重新启用了当时敢于直言劝谏、冒犯嘉靖,惨遭贬谪的海瑞等人新营市道教。
因为这个性格,明穆宗虽然只在位6年,可他提拔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比如徐阶、张居正、高拱等阁臣新营市道教。
而这些人,在未来成为25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的肱骨大臣新营市道教。
从这个角度上看,明穆宗扫清了父亲嘉靖皇帝留下来的不良之风,还为儿子万历皇帝的统治,留下了希望的火种新营市道教。
承上启下,君临天下新营市道教。
从这个层面来看,就算明穆宗的私生活比较混乱,有点癖好,也无可指责了新营市道教。
一个懂得识人用人的皇帝,实在是太难得了新营市道教。
而正是因为贤臣被重用,大明王朝才出现了许久不见的荣光新营市道教。
美中不足的是,明穆宗的儿子万历皇帝,实在活得太久了,在位48年,励精图治10年,摸鱼10年,乱搞30来年,最后集齐了“贪财、好色、恋权”的特点,活生生把大明带向了衰落新营市道教。
如果万历皇帝能继承自己父亲“短命”的优点,或许明朝的气数,还能再久一点新营市道教。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新营市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