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一周年·云南实践丨交往交流交融的云南新景象:丽江市请符咒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红河社区惠隆佳园小区里,有一个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广场丽江市请符咒。每天,雄鹰般高亢的哈尼族歌声、竹笛般悠扬的彝族韵律、水一般柔美的傣族小调等此起彼伏,又相互“应和”,自然形成“和声”的效果。各族居民在这里共同生活、娱乐,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不断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双江县少数民族群众载歌载舞
红河社区党总支书记杨冬说:“我的父亲是汉族,母亲是傣族,媳妇是哈尼族,像我这样一个家庭里多种民族和谐相处的,在咱们社区很常见丽江市请符咒。”惠隆佳园小区居住的少数民族居民占70%,一个家庭里有多个民族成份,早已成为这里的常态。
云南,有许多响亮的名片——这里是我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这里是生物多样性居全国之首的地方,这里是“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这些名片都有一个共同点——丰富的多样性丽江市请符咒。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命绽放着最绚丽的姿态。而云南独特的魅力,就在于无数的多样性都能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融为一体,和谐共存。
在云南,交错融合的民族分布格局早已形成,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从未间断,一部云南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丽江市请符咒。
新时代,这个传统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丽江市请符咒。
9月7日,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动员部署会在北京举行丽江市请符咒。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印发《关于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的意见》,决定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创新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9月21日,云南省“石榴红工程”和“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三项计划启动仪式在丽江市举行丽江市请符咒。今年以来,我省更加注重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制定实施“石榴红工程”,根据国家实施“三项计划”意见,印发了贯彻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实施意见,贯彻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和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实施意见也即将出台。
双江县沙河乡允俸村景亢组“幸福傣寨”
展开全文
由云南省统战、民宗、发改、教育、公安、人社、文旅、国资、乡村振兴、工商联、团省委共同实施的“三项计划”,由省委统战部和省民族宗教委实施的“石榴红工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创新举措和基础工程丽江市请符咒。“石榴红工程”“三项计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应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趋势,从就业创业等各方面支持各民族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更好地参与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利于全方位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环境氛围,推动中华民族走向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自7月云南省召开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动员部署会以来丽江市请符咒,昆明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手拉手·心连心”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在昆明小坝社区启动;大理白族自治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启动仪式暨民族团结同心营开营;丽江市“爱我中华·团结花儿向党开”2022年丽江市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启动仪式暨各族青少年夏令营活动举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暨“石榴籽”青少年友好交流项目启动……
云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传统,正在各族青少年的心田里茁壮成长丽江市请符咒。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龙兴刚/文 陈飞/摄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