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渝先生:长春真人 丘处机 远赴塞外劝化雄主:法事效果
全真教始创于王重阳,而兴盛于丘处机,他审时度势,远赴塞外,对杀人如麻的成吉思汗晓以道家之精要法事效果。南归之后,丘处机被奉为国师,全真教也兴盛一时。
丘处机,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生于金熙宗皇统八年(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年),山东登州栖霞县人法事效果。
丘处机自幼父母双亡,由他的哥哥嫂子抚养成人法事效果。他天资聪慧,读书过目不忘,在很小的时候就向往修炼成仙,因此十分羡慕道家生活。少年时,他独自一人到村北的公山里修炼,过着“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的生活。为了磨炼意志和心性,他常在山崖上将一枚铜钱扔进灌木丛里,然后再下去找,一直找到为止。兄嫂屡次劝他读书求功名,还跟他讨论娶妻生子的事,丘处机每次都坚决拒绝,说人生的功名利禄在他眼里像浮云朝露一样没有价值。
19岁那年,丘处机独自到昆嵛山烟霞洞(今山东牟平东南)隐居修行法事效果。全真道祖师王重阳从陕西终南山来山东传道,所到之处从者云集,丘处机慕名前去拜王重阳为师。王重阳一见丘处机,知道他有慧根,是可塑之材,心中很高兴。可又见他年龄还小,需要经过磨炼才能有所成就,开始并没有急于收下他,经过多次考验才正式收他为弟子。丘处机悟性极高,颇得全真教的精髓,成为王重阳七大弟子中的佼佼者。
金世宗大定九年(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王重阳携马钰、丘处机、谭处端、刘处玄弟子四人西游,在汴梁城羽化登仙法事效果。四人护送师父灵柩,归葬终南山,之后决定各自分开传教,以扩大全真道的影响。丘处机西行选择了皤溪(今宝鸡市附近)。这醋溪绝不是寻常之地,不可景色宜人,山清水秀,而且曾是西周王朝开国元勋姜太公的隐居的地方,有钓鱼台等遗迹。丘处机隐居皤溪潜心修行六年。
他继承了师父苦修的修炼方式,住在洞穴里,每天只吃一顿饭,出门就披一件蓑衣,当地人管他叫“蓑衣先生”法事效果。据说,数年里丘处机经常忍饥挨饿,有“大饿二十二回,小饿无数”的说法。不仅如此,他还用不睡眠来磨炼自己,据称他六年间从没睡过觉,昼夜修炼。丘处机的苦修奇举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闻名遐迩,引得许多人前来求道。后来,丘处机离开磕溪,到陇州龙门山继续隐居修道,在这里创立了全真道龙门派。丘处机潜心苦修的同时,加油传播全真教教义,使得全真教得到了迅猛发展,百姓纷纷皈依,全真教影响越来越大。
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三月,丘处机应金世宗召,向皇帝作“持盈守成”的告诫,从那时起名声大振法事效果。金世宗特地在自己居住的万宁宫侧修建了一座道观,御书门额“全真堂”,供丘处机居住。
展开全文
当时,蒙古正崛起于塞北,以席卷一切的势头挺进中原,全真道兴盛的山东成了宋、蒙、金三国的势力交汇点,丘处机作为全真道教主之一,自然成了各派势力争取的对象法事效果。在三方势力势均力敌的时候,他巧妙地周旋在三家之间,采取若即若离的态度。静观其变。
金宜宗兴定四年正月十八,七十五岁高龄的丘处机带领弟子十八人远赴万里,历时三年,走过万里险途,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成吉思汗的行宫(今阿富汗东北巴达克山西南),在西域雪山与成吉思汗会面法事效果。丘处机在西域受到了空前的优待。
金宣宗兴定元年(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底,成吉思开派人专程到山东强请丘处机西行这时成吉思汗已年届六十,连年征战,再加上后宫佳丽众多,贪恋女色,身体日渐衰弱,而征服异族建立蒙古帝国的功业尚未完成,健康长寿成为成吉思汗追求的目标法事效果。而且这位长春子的宗教领袖的地位和名望,对于蒙古从思想上统治已征服地区的人民大有帮助。成吉思汗为求安邦之道和长生不老之法,特地向丘处机请教治国安民和养生长寿的方法。
丘处机权衡利弊,觉得无论从全真道的发展,还是为中原的百姓,西行都非常有利法事效果。
金宜宗兴定四年正月十八,七十五岁高龄的丘处机带领弟子十八人远赴万里,历时三年,走过万里险途,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成吉思汗的行宫(今阿富汗东北巴达克山西南),在西域雪山与成吉思汗会面法事效果。丘处机在西域受到了空前的优待。
当时蒙古对外大肆征伐,连年的战乱,民不聊生,蒙古骑兵铁蹄所到之处,动辄全城被屠法事效果。
身为中原教主的丘处机与新兴帝国的大汗进行了多次晤谈,丘处机劝诫成吉思汗要长生,首先要做到清心寡欲要一统天下,首先要敬天爱民法事效果。修身养性的要旨在于“内固精神”、“外修阴德”。面对这位杀人如麻的大汗,丘处机毫无惧意,苦口婆心,说服他禁止烧杀掠劫,并且提出了许多治国安民的良策。
“道”的精妙让成吉思汗赞叹不已,成吉思汗非常佩服丘处机,称他为“丘神仙”,封他为大宗师法事效果。
丘处机这趟塞外之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如果不是有大慈大悲的救世之心,有谁愿意以七十五岁的高龄风餐露宿,远赴塞外苦寒之地丘处机不愧是一位菩萨心肠的侠义神仙法事效果。
在成吉思汗身边待了一年之后,丘处机以年事已高、思恋故土为由,多次提出东归中原的意愿法事效果。成吉思汗百般挽留,见丘处机去意坚决,就让他回到中原去了。
金宣宗元光二年(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年),丘处机回到燕京,已经由四年前的一方教主转而成为万乘的国师法事效果。他奉旨掌管天下道教,住在天长观。成吉思汗为表谢意,在他临终之际,特降圣旨,“尽免全真教徒之赋役”,并取丘处机的道号长春子,改天长观为“长春宫”。从此这里成为全真教活动的中心,成为全真派“天下第一丛林”、全真道龙门派祖庭。
由于成吉思汗的礼遇和封赏,全真教得到自由建造宫观、广收徒众的特权法事效果。丘处机曾手捧圣旨释放了沦为奴隶的汉人和女真人总计三万有余。并且通过入全真教即可免除差役的便利,解救了大批汉族学者。自此,全真教盛极一时,丘处机的声誉亦登峰造极。
金哀宗正大四年(宋理宗宝庆二年,1227年),丘处机羽化于北京长春宫,终年八十岁,四方弟子赶来参加葬礼的有一万多人法事效果。据说明朝的永乐皇帝曾亲临长春宫,慕名瞻仰丘祖灵柩,忽然看见一团白云从墓门涌出,飘向天空,渐渐散开,永乐皇帝大为惊奇。当时有人咏诗道“风吹稻谷香千里,云护仙容亿万年。”长春宫从此改名为白云观。
丘处机的遗体葬于白云观的丘祖殿法事效果。丘祖殿是白云观建筑群的中心,自丘处机去世后成为全真龙门派后裔的祖堂。殿正中为长春真人的彩塑像,周围墙壁原有壁画,画有丘处机西游的事迹及十八宗师像,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殿内中间有一个奇特的“瘿钵”,钵体呈深棕色,相传是宋代的古物。钵口上镶嵌着金边,这是乾隆皇帝下旨用黄金装饰的。这个巨钵能容纳五斗米,放在一座汉白玉的云水座上。
乾隆为什么这么重视这个钵呢?原来这个古钵是乾隆的父亲雍正皇帝赏赐给丘处机后代门徒的贡品,并传口谕庙里绝粮乏食的时候,道士们可以抬着这个钵从正阳门进入皇宫,宫中必有赠予法事效果。白云观道士凭着这个巨钵可以直接向皇帝募化,虽然道士们从来没有抬着巨钵招摇过市,去皇宫向皇上化缘,可这在当时确是白云观的一大殊荣。
白云观作为道教圣地和道教活动的中心,历来有一些重要的道教法事和民俗话动法事效果。燕九节是为了纪念丘处机举行的活动。每年的正月十九是丘处机的生日。这一天道观内外人山人海,摊贩云集,人们烧香祈福。民间传前一天夜里丘处机和八仙等神仙将会来到人间,变幻成各类人物,善男如果有缘相遇,即会获福无量。这就是“会神仙”。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丘处机被追赠为“长春主道演教真人”了元武宗又加封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真君”法事效果。
清代的乾隆皇帝曾作联赞叹丘处机“止杀”济世的功德法事效果。联云“万古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止知济世有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