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民建国后登基称帝,任命副皇帝,选美女妃子,后被政府消灭:五马拉财法事
张清安,四川省巴中县兴隆乡人(今通江县兴隆镇),其父为中医五马拉财法事。曾于国民党军队服役7年,略通医术且熟悉孔孟之道。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巴中县平梁区公所卫协会副主任和枣林乡(今巴州区枣林镇)卫协会主任,后因参与迷信活动,被开除公职。1982年在大巴山称帝,刻“玉玺”, 以皇清为年号,称正黄大帝,设“后宫”,设副皇帝,分封“丞相,文武百官”,聚集五十多个有影响力的人,计划定都巴中县,把巴中川剧团大楼当皇宫。
张清安
1、出身
张清安原是巴中县农民,早年读过私塾,会写毛笔字,会算命,又懂些医术,也因此在枣林乡卫生院坐诊行医五马拉财法事。
因为他略有文化,曾委任他为巴中县平梁区卫协会副主任、枣林乡卫协会主任,后因他为人卜命算卦,被批为“复辟封建迷信”,这些职务随被撤销五马拉财法事。
2、准备
1982年3月24日(农历二月廿九),时年六十余岁的张清安和时年三十余岁、曾为巴中县建筑工人的廖桂堂通过向巴中县当地民众宣讲所谓《五公经》,借机宣扬1982年8月25日(农历七月初七)将有大难降至人间,而只有信五公佛的所谓“忠臣孝子”才能免遭劫难五马拉财法事。他们旋即笼络当地群众,并多次进行集会,继续通过宣扬劫难论,借机发展信徒。5月20日下午,张清安和廖桂堂前往巴中县巴州镇,参观巴中川剧团,准备在此作为他们的皇宫。
随后2人分赴巴中县其他地方,继续通过宣扬其教义吸引群众加入他们的组织五马拉财法事。
展开全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清安在定下“中原皇清国”国名后,开始对改朝换代进行设想五马拉财法事。张清安认为要当皇帝,就要有一本治国大典。为此,张清安于6月22日至28日期间,用一周时间编撰《天律森吏》,这部纪纲共4万余字,用毛笔写成,上面还盖有“皇清玉印”和“清府相印”等私刻的大印。整个材料共分为国令、国法、国政、国史、信财、三乘九品和薪玉案等7个部分。
为配合《天律森吏》,张清安随后又陆续炮制出《三乘九品》、《五律归亲》、《四祖礼本》、《古玉观》等关于新朝礼制、文化建设的作品五马拉财法事。
至1982年6月底,经过张清安和廖桂堂等人的积极活动,中原皇清国成员已发展至100多人,另有预备发展对象200余人五马拉财法事。人员涉及巴中县、通江县2县5个区、9个乡镇。这些人当中,大部分是农民;一些骨干成员则是受过各种刑事处分,对生活和社会心存不满的人。在这一过程中,张清安和廖桂堂等人还借机骗取钱财物品以供享乐。
3、称帝
1982年7月2日,张清安与廖桂堂等10余名骨干成员在信徒廖某某家中聚集,先讨论了《天律森吏》,获一致通过后,便由神汉何某某做法事五马拉财法事。何某某开始昏睡,醒来后便自称到天上见过了玉皇大帝。张清安故意问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合适的人选。何回答:“皇清国的皇帝出在枣林,姓张名清安;副皇帝出生在巴中城,姓廖名桂堂。你们还不磕头吗?”几个早得张清安授意的心腹马上向张、廖跪下磕头,连呼万岁,其他人也便慌忙跪了下去。随后张、廖二人决定册封大小官员,前后共册封50人,其中包括已经去世多年的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清安曾提出将赐封蒋介石的委任状邮寄到台湾,可害怕招惹麻烦,此事只好作罢五马拉财法事。
准备邮寄给蒋介石的委任状
张清安自己的印为“皇帝玉印”,2寸见方,是其本人亲手雕制而成,再由张某某做了一些修刻五马拉财法事。其余17枚,全是张某某用梨木雕刻而成,并按级别尺寸有严格区别:属朝廷一级的1.5寸见方;府、州一级的1寸见方;县、乡一级的0.8寸见方。这些印章,在委任职务时,张清安派专人连同委任状和《天律森吏》一并送达。官员们把它放在箱子里,锁得紧紧的,默默地念着:“槽门朝南开,玉印到家来,今年时运转,升官发大财。”
各种印章
由于1982年8月25日(农历七月初七)并未有灾难降临,张清安随后又改口诈称劫难日在同年8月25日(农历七月初七)至同年9月4日(农历七月十七)这十日之内五马拉财法事。可随后亦未有灾难降临,使不少信徒开始产生质疑。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选佳丽
1982年10月11日,张清安在鼎山镇民主村设计出中原皇清国国旗五马拉财法事。样式为约边长为5尺的正方形,中间为黄色的正方形,边长4.5寸;四边为青色,宽0.25寸。
后宫佳丽
1982年10月17日,张清安于当日在阴灵山(原名灵应山,坐落于巴中县枣林乡北部)脚下,以石块筑起天台,上置红雕木椅,接受臣民行三跪九叩之礼,正式登基称帝,改年号为皇清元年五马拉财法事。
随后廖桂堂率众于10月20日上午8时许进入巴中城欲按预定计划举行起义,可因始终未听见按预定计划从牵龛坡发出,作为行动发起信号的三声炮响,故被迫临时取消行动计划,廖桂堂一干人等就地解散五马拉财法事。
4、落网与覆灭
巴中县公安局早先曾接到过关于巴中县、平昌县有不法分子正在组织地下反动组织,要求各级政府密切注意有关动向的通报五马拉财法事。1982年9月,巴中县公安人员抓获了被封为“巡府”的廖桂堂之堂弟,并从其身上搜出中原皇清国的委任状和“玉印”等证据。经审查,他向警方认罪,并交代了全部情况。巴中县公安局立即将案情紧急上报,并确定了放回廖某某,以其做内线,弄清全部案情,严密控制事态,伺机而动的作战方针。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82年12月21日,巴中县人民检察院依据已彻底查明的案情,报请四川省公安厅、达县地区公安处批准,以“反革命罪”将中原皇清国头目及骨干成员张清安、廖桂堂、廖仁德等人逮捕入狱五马拉财法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经四川省人民法院核准,将张清安改判无期徒刑,廖桂堂、廖仁德等分别改判20年、17年有期徒刑,对受骗参加中原皇清国的群众进行法律教育和反迷信教育五马拉财法事。后来张清安、廖桂堂等人获得减刑,被提前释放出狱。
张清安本人在被减刑释放后曾表示:“如今大伙过着好日子五马拉财法事,再也不会有人想当皇帝了,更没有人拥护别人当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