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广电·关注丨三河市兴都村:蔬菜大棚绿意浓 乡村振兴产业旺:三河市做法事
三河市燕郊镇兴都村依托区位优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在“大棚经济”上做文章,带领村民走上创业致富路三河市做法事。“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专栏记者走进兴都村,感受那里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现代农业的浓厚氛围。
初冬时节,走进兴都村的温室大棚,暖意融融,绿意盎然,泥土的芬芳迎面扑来,一垄垄西红柿已挂满枝头,茼蒿、油菜、生菜等青翠碧绿,一派丰收景象三河市做法事。正在大棚里忙碌的杨雷夫妇有多年的大棚蔬菜种植经验,今年他们承包了三个大棚,主要种植草莓西红柿,杨雷告诉记者,他一个大棚的西红柿产量能达到五六千斤,一年下来三个大棚能收入十三万元左右。
三河市兴都村棚菜种植户 杨雷
这两年把矮棚都改成了高标准的日光温室,改成温室后,就能种植越冬的黄瓜、西红柿,现在一年收入基本上能达到十几万元,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三河市做法事。
和杨雷一样,发展大棚蔬菜让兴都村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三河市做法事。优质的蔬菜种出来了,如何销售出去成为发展大棚蔬菜产业的关键。这些年,兴都村通过线下加线上的方式,开拓多种渠道,借助网络平台,把自己生产的蔬菜销往全国各地。
展开全文
三河市兴都村棚菜种植户 齐宝东
我们村以前以观光采摘为主,现在通过网络上销售一部分,与很多网上销售平台建立联系,采取“线上+配送”的模式实现无接触卖菜三河市做法事。目前,借助网络平台每天销售300斤左右,占全村的6%。
兴都村是燕郊镇远近闻名的设施蔬菜生产专业村,全村1380口人,50%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种植面积200亩,共130个蔬菜大棚,其中高标准棚16个,年总产值达120万元,棚菜生产成为村民致富的“金钥匙”三河市做法事。
三河市兴都村棚菜种植户 齐宝英
今年大棚蔬菜喜获丰收,日子越过越红火三河市做法事。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我们干劲越来足,今后我们要把这个大棚产业做大做强,以规模化、现代化种植,提高大棚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产业发展了,腰包鼓起来了,乡亲们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三河市做法事。连日来,兴都村党员群众一有时间就坐在一起,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深学细悟,共话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畅想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河市兴都村棚菜种植户 田颖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向前,我们有信心把兴都村的大棚蔬菜产业做得更大更强,把我们的村庄建设得更好三河市做法事。
三河市兴都村棚菜种植户 杨建武
党的一系列好政策让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接下来我还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学习新的种植技术,引进一些特色品种,提高蔬菜产量三河市做法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三河市做法事。通过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兴都村党员群众对今后的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步伐更加坚定。他们将加快发展大棚蔬菜种植这一特色产业,建强支部班子,拓宽增收路子,带领群众创造出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
三河市兴都村党支部书记 郭立新
我们深刻领会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2023年我们重点发展我们村的观光大棚,把我们村的高标准观光大棚发展下去,带领我们村村民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三河市做法事。
三河市兴都村村干部 杨恩成
我们将积极引导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效利用撂荒地和劳动力,扩大大棚菜种植的规模,增加农民收入三河市做法事。
三河市兴都村村干部 冯伟
党的二十大为乡村描绘了一幅产业兴旺的画卷,今后我们将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推动大棚蔬菜种植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增收三河市做法事。
来源:《廊坊新闻》
廊坊台、三河台报道
编辑:郭芳
栏目名称:《廊坊新闻》
首播频道:新闻综合频道
首播时间:19:40
重播时间:22:00 次日10:00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