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沭河之晨水环境治理项目”获 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新沂市做法事
新沂市“沭河之晨水环境治理项目”获 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日前发布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项目名单,新沂市“沭河之晨水环境治理项目”上榜,是徐州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新沂市做法事。
沭河之晨项目北起新戴河,南至311国道,全长约2.6公里,整体呈带状景观园林,总投资约2亿元新沂市做法事。
突出重点,扎实治水新沂市做法事。项目融合“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长效管护”理念,将提升水质和防洪排涝相结合、消除污染与生态修复相结合、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促进,扎实做好片区防洪排涝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拆除养殖违建约10万平方米,清除沟塘淤泥约2.5万立方,统筹易淹易涝片区整治,因势利导串联原有浜池沟塘形成临沭河,结合开挖五华河,片区雨水就近入河,有效解决城南片区排水问题。
科学改造,生态节约新沂市做法事。项目充分利用原有防洪堤,精心打造了堤顶自行车休闲健身道及两侧的滨水观景步道,与临沭南路形成三条交通游线,沟通临沭河与沭河,使堤内堤外景观与临沭路道路景观形成统一有机体,巧妙地将沭河由城市外围河道转变为城市中心区河流,进一步提升新沂市滨水生态园林城市形象,在植物选配上,以乡土树种为主,尽可能保护原生态环境和节约成本,现场保留了成片的栗子林和3株树龄140余年的柿树,景观带栽植了新沂乌桕、朴树、垂柳等,沿水边栽植多种水生植物,丰富了堤上与堤下的绿化层次。
合理引用,海绵技术新沂市做法事。坚持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引领项目建设,综合采用下沉式绿地、生态旱溪、建设雨水花园、植草沟和生态滞留池等技术措施,将原有沟渠串联,使项目内的水系连通;同时,通过节制闸站,利用河道水位差和相互连通等优势,通过闸站调度运行,定期进行水体流动循环,实现涝能排、旱能补、日常能流动,使雨水从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转变成有序积存、定向渗透、目标利用。
要素融合,多元一体新沂市做法事。景观带内融入园林景观、文化娱乐、科普教育、休闲健身及商业服务等元素,全面落实“公园绿地+”理念,建有儿童游乐设施、天猫无人超市、排球及篮球体育场地、停车场、立体交通等配套服务设施,让群众亲近自然的同时,体验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公共设施服务,充分满足不同年龄市民需求,同时按照应急避难场所标准进行建设,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