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是道家出身吗?:冀州市道教
姜太公是道教的民俗360问答信仰之神冀州市道教。姓姜,吕氏,名尚,字子牙,商末冀州人,因其先祖封于吕,所以也叫吕望,周代齐国的始祖。姜尚为避商纣王之乱,隐居辽东三十年,后于周地渭水之滨与周文王相遇,遂为周文王所用,官太师,号为师尚父,成为西周伐纣建国之谋臣,后被封于齐之都营亚﹝今山东淄博﹞。古有《太公兵法》,世称姜尚遗著。唐代以后,姜太公开始列入国家祀典。开元十九年(731年)敕命:两京及天下诸州各置建姜太公庙一座,以礼配享。上元元年(760杆措前裂仍间定年)追封姜尚为“武成王”。自此以后,姜太公庙已成为民间大庙。因为姜太公在周武王伐纣时是军师,加上在具有深刻影响人们思想的《封神演义》中被尊为群神之首,所以形成了在民间逐暂演化成为最具权威的道教民俗信始红加周问续茶纸倒德振仰神祇。
版权声明:文中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