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是什么?
藏传佛教主要传布于中国藏族、蒙古族等地区,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地亦有传播藏传佛教。7世 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其妻尼泊尔公主和唐文成公主的影响下,开始信奉佛教。8世纪时,
印度僧寂护、莲华生等到西藏传布显、密两系佛教藏传佛教。9世纪时,赞普朗达玛禁止佛教流传。
10世 纪后期在吐蕃新兴封建领土的扶植下,两藏佛教以喇嘛教的形式得到复兴藏传佛教。其经典属藏语‘ 系统。
一般将7世纪中叶至841年(唐武宗会昌元年)称作前弘期藏传佛教。将978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三 年)后称作后弘期。喇嘛教是佛教与西藏原有的苯教长期相互影响的产物。
13世纪后期藏传佛教,由于
元朝统治阶级的扶植,上层喇嘛开始掌握政权,并将该教传入蒙古族等地区藏传佛教。
主要有5派:(1)宁玛派,意即“旧派”,因崇信旧密咒而得名;是喇嘛教产生最早的派别藏传佛教。
奉莲华生为祖师藏传佛教。该派喇嘛戴红帽,亦称“红教”;(2)萨迦派,因11世纪时在后藏萨迦地方建 寺传教而得名,由衮却吉布(1034年〜1102年)创立,在元代势力最盛,元世祖曾尊该派首领八 思巴为帝师,封为“大宝法王”兼藏王,统辖西藏政教,为西藏地方政教合一之始。
该派寺院墙
上涂有红、灰、白三种颜色,亦称“花教”;(3)噶举派,因最重视佛语(藏语“举”)而得名,11世纪 时由玛尔巴(1012年〜1097年)创立,14至17世纪曾替代萨迦派为西藏地区的执政教派藏传佛教。该
派喇嘛穿白色裙子和衬衣,亦称“白教”;(4)噶当派,亦作“噶丹派”,因认为一切佛语(藏语 “噶”)都是指导教徒修行的诫命(藏语“当”)而得名藏传佛教。
11世纪时由仲敦巴(1〇〇5年〜1064年) 创立藏传佛教。一度传布甚广,15世纪初该派并入格鲁派;(5)格鲁派,因主张学经遵循次第,僧众严持 戒律,加强寺院而得名(“格鲁”,藏语,意为“善规”)。15世纪初由宗喀巴创立。该派禁止喇嘛 娶妻,宗教首领采取转世相承的方法,出现了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清顺治十年(1653年)达 赖五世(1617年〜1682年)受清廷册封,取得藏、蒙喇嘛教各派各首领的地位,此后格鲁派即成 为西藏地区的执政教派,并在藏、蒙等地区广泛流传。
该派喇嘛戴黄帽,亦称“黄教”藏传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