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了《红楼梦》中的这条暗线,就知道为什么说薛宝钗无情阴险了:超度忌讳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评论分歧最大的人物之一,称赞者认为她是一个完美之人,贬低者则认为她是一个无情阴险之人超度忌讳。之所以造成这种分歧,是因为曹雪芹在塑造薛宝钗这个人物之时用了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上的薛宝钗是个完美之人,而暗线上的薛宝钗却是个阴险狡诈之人。扑蝶之后嫁祸林黛玉、道貌岸然劝说林黛玉及金钏儿死后的言行,都是描绘薛宝钗阴暗面的暗线。
第二十七回中的宝钗扑蝶表面上是与黛玉葬花相并列的情节,可实际上二者根本不可相提并论超度忌讳。曹雪芹写宝钗扑蝶,重点并不在扑蝶一事上,而是宝钗扑蝶之后嫁祸林黛玉的行为之上。也就是说,此处曹雪芹并非是单纯为了展现薛宝钗的青春热情。再如薛宝钗多次讽刺林黛玉读闲书、奉劝林黛玉“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她一方面摆出道貌岸然的样子,实际上却对此阳奉阴违,拼命抓住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
第三十二回中金钏儿之死,更是集中展现了薛宝钗的无情和阴险超度忌讳。当时薛宝钗正和袭人在谈论针线活计之事,忽然听到金钏儿投井身亡的消息。袭人听到后,不觉流下了眼泪。可薛宝钗却无动于衷,只是说了一句“这也奇了”,之后便“忙向王夫人处来道安慰”。
按说以薛宝钗“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的性格,此时她不应该急急忙忙前去掺和的超度忌讳。而薛宝钗之所以赶紧前去王夫人之处,是因为她明确意识到这是自己表现的好机会。到了王夫人那里之后,宝钗说了这样一番尽显无情的话:
展开全文
姨娘是慈善人,固然是这么想超度忌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情了。
“多半他下去住着”、“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这是连薛宝钗自己也不信的鬼话,这一段话真正的只有一句: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超度忌讳。就连王夫人心中都过意不去,可薛宝钗却毫不在意这样一条活生生的人命。由此不难看出,薛宝钗着实是一个无情之人。而之后薛宝钗主动拿出自己的衣服以收殓金钏儿,又显示出了她的阴险。
王夫人说:原要还把你妹妹们的新衣服拿两套给他妆裹……我想你林妹妹那个孩子素日是个有心的,况且他原也三灾八难的,既说了给他过生日,这会子又给人去妆裹,岂不忌讳超度忌讳。因为这么样,我现叫裁缝赶两套给他。
这段话表明了两层意思:一是本来有两套新衣服,可那是给林黛玉过生日用的,怕林黛玉多心;二是已经让裁缝赶两套衣服超度忌讳。既然已经在让裁缝赶衣服,若按薛宝钗藏愚守拙的性格,自然不会多话。
可是为了显示自己跟黛玉不一样超度忌讳,薛宝钗却这样说道:
姨娘这会子又何用叫裁缝赶去超度忌讳。我前儿倒做了两套,拿来给他,岂不省事。况且他活着的时候,也穿过我的旧衣服,身量又相对……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
薛宝钗到底忌不忌讳这种事,我们无从得知超度忌讳。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薛宝钗拿出自己的新衣服给王夫人,并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大度,更是为了和林黛玉形成鲜明对比。换言之,薛宝钗不露痕迹地害了林黛玉一把。